70net永乐高(值得信赖)有限公司

EN
CN EN

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荐读 | 一文通读中国瓷砖规格的革命史

发布时间:2018-06-05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加载中...

中国建陶产业的发展史与瓷砖规格的演变史轨迹大体相同——在建陶产业及陶机装备技术蹒跚起步之时,由于技术限制,国内建陶产品的主流规格长期局限于200×200mm、300×300mm等小规格。直到世纪交替之际,国产大吨位压机横空出世,国内瓷砖规格才逐步打破瓶颈,向“大”看齐。随后,在装备技术的有力支撑下,600×600mm、800×800mm等大规格产品相继问世,占领主流市场长达十余年之久。至今日,随着国产超大吨位压机不断攻克技术难关,瓷砖的最大规格亦不断被刷新,推动“大规格时代”全面到来。

小规格时代

彩釉砖出现之前,我国墙地砖行业最常见的产品是小规格釉面内墙砖。这种内墙砖以纯白色为主,规格多为152×152mm、108×108mm。”这是鲍杰军博士在《中国智式》一书中的一段文字记载。

在尚未脱离计划经济体制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还比较低下,大多数普通民众徘徊在温饱线边缘,缺乏足够的经济实力去消费瓷砖这种“奢侈品”。在有限的市场需求下,152×152mm、108×108mm的小规格内墙砖作为彼时市场的主导产品延续多年不衰。

当时,辊道窑尚未推广使用,中国建陶企业大多采用普通隧道窑生产瓷砖,将瓷砖放在匣钵里烧制,这种工艺存在较大弊端,即烧制的瓷砖容易变形,最大规格只能做到100×200mm。

转变出现在1983年。这一年,石湾利华装饰砖厂从意大利引进年产30万平方米的国内首条全自动生产线,并于1984年7月投产,生产出100×200mm规格的彩釉砖。这是一桩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事件,揭开了中国建陶工业与现代化、国际化接轨的序幕。从这一刻起,开启了中国现代建陶业的发展之路,全国各地纷纷掀起了从国外引进自动化墙地砖生产线的热潮。

▲国内首条从意大利引进的全自动生产线。

在这股热烈的浪潮之中,山东、福建等地的建陶企业不甘其后,亦从国外引进自动化生产线设备,自此掀起国内各省建陶企业高速扩张产能的高潮。

数据显示,从1983年开始,短短几年间,中国就从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引进了60余条生产线生产彩釉砖。釉面从单色、阴阳色发展到双色、三色以及多色的图案;规格亦从200×200mm、300×300mm发展到400×400mm。

据业内人士回忆,在1980年代末期和1990年代初期,300×300mm规格彩釉砖是国内市场的主导产品,其产品质量比小规格釉面砖显著提高,在市场上备受亲睐。

▲300×300规格瓷砖。

1989年值得特别铭记。这一年,耐磨砖在彩釉砖的基础之上研发问世,标志着我国现代建陶业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亦为尔后的抛光砖问世奠定了基础。

抛光砖最初叫磨光砖,后来才叫抛光砖。1990年,佛山石湾工业陶瓷厂引进当时全国最大的抛光砖生产线,中国陶瓷开始进入“抛光砖时代”,但产品规格仍沿袭过去的300×300mm、400×400mm、500×500mm,甚至到水晶砖风靡的1998年,产品仍以500×500mm为主流。

▲500×500mm规格瓷砖。

市场经济来临后,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同时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和高度活跃使人们愈加重视对房屋的装饰。瓷砖规格亦越来越大,“原因在于中国人比较喜欢规格大一点的瓷砖,因为看起来比较大气。”有业内人士如此解释。

但饶是如此,因为长期以来国内压机、窑炉等装备技术的限制,中国建筑陶瓷产品一直处于“小规格”时代。虽然此间,有陶企从国外引进先进的装备技术,生产600×600mm、600×900mm等大规格产品,创下“规格之最”,但因为价格高企,只有少部分资金和实力雄厚的企业,能从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引进大吨位自动压砖机。

1998年,是中国陶机业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国内最大的抛光机生产制造企业科达陶瓷机械厂把目光瞄向了最具技术含量的大吨位压机领域,经过艰苦的努力,仅仅一年时间,科达公司就在专业生产抛光机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当时国内最大吨位的KD3200全自动液压压砖机,并通过国家级鉴定,结束了在大吨位压机领域洋压机独步市场的局面。

▲600×600mm规格瓷砖至今仍是市场主流规格之一。

KD3200压机的诞生具有划时代意义。在上游装备技术的强力推进下,我国陶瓷行业的产品规格,正式进入600×600mm时代。四年后的2002年,科达公司又成功推出KD4800压机,掀开陶机装备业发展的崭新篇章,亦将瓷砖压制规格提高到800×800mm。

▲800×800mm规格瓷砖。

技术创新远不止于此。2003年9月,科达机电进入资本市场,又一鼓作气成功推出KD7800型压机,并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成为当时全球最大吨位的压砖机,从而彻底告别了大吨位压机由国外陶机巨头独霸多年的局面,为大规格瓷砖,尤其是1200×1800mm、1200×1200mm规格抛光砖的生产提供了强大的装备支持。

“世界砖王”层出不穷

1990年代末,抛光砖成为我国建陶市场的高端产品。这一阶段,抛光砖的生产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其色泽、纹理、质感乃至规格均取得了显著提升。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海鸥公司生产出的1200×1200mm大规格抛光砖,成为全国首家生产超大规格瓷砖的企业。

随后几年,生产工艺技术持续进步,抛光砖规格亦不断突破极限,一时间建陶行业的“砖王”层出不穷。2003年,东鹏推出1200×1600mm大规格抛光砖,自称“中国砖王”;2004年9月,新中源推出1200×1200×20mm超大规格抛光砖——“新世纪砖王”。此后,新明珠、能强、金舵等企业先后推出1200×1800mm大规格抛光砖,并纷纷冠以“世界砖王”之名。

不过,规格过大,也导致实际使用过程中搬运、铺贴的难度较大,因此市场对这些超大规格的产品并不是很认可,对于陶企而言,多以此彰显企业的生产和研发实力。

同一时期,瓷片规格也在不断“进化”。广东俊怡陶瓷企业一位研发负责人告诉记者,到了2003年,市场上的瓷片规格以250×250mm、150×150mm为主流,相较于早些年的152×152mm、108×108mm规格已有小幅增长。

▲150×150mm瓷片。

随后的数年里,房地产行业如放闸的洪水呈井喷之势,一发不可收拾,海量的社会资本纷纷涌入房地产行业,由此成就了一个个房地产造富神话。房地产行业的无限膨胀,为推动陶瓷产业的发展带来诸多利好消息。巨大的市场容量和增长潜力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进入。2003年前后,陶瓷行业掀起了大上瓷片生产线的热潮,一些大型瓷片生产企业相继建立。

2005年,滚筒印花机开始普遍应用于瓷片生产,瓷片表面的纹理和花色图案更趋细腻、多变。其花色、规格、搭配、应用开始呈多元化的流行趋势和发展潮流;在高端市场,开始侧重于瓷片的花色搭配与空间的应用效果,腰线、花片的组合搭配出现了多主题、多风格的时尚元素。

这一年,大规格瓷片成为诸多厂家竞相角逐的焦点之一,从300×900mm,330×900mm到333×1000mm,这些号称亚洲最大规格的瓷片在各大厂家层出不穷。不过,大规格瓷片只是趋势,并未形成市场主流。

2007年,瓷片市场的主流规格被250×330mm霸占。“高峰时期这种规格的瓷片可以占到瓷片总产能的七八成。”有业内人士回忆,那个时候300×450mm的瓷片才刚刚问世不久。

瓷片规格的增大才刚刚开始。随后几年间,300×450mm和300×600mm规格的瓷片很快展现出新生事物的巨大生命力和爆发力。2011年对于瓷片规格而言,是另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喷墨印花技术得到普及式的应用,并逐步取代了滚筒印花技术,瓷片规格亦向400×800mm、600×900mm等规格继续增大。

▲300×600mm规格已成市场主流瓷片。

时至今日,300×600mm、600×900mm等规格已经成为瓷片市场主流。“就我们公司来说,300×600mm规格占到了瓷片品类的六成。”佛山某陶企销售负责人透露。

当然,在瓷片规格“向大看齐”的浪潮下,一些行业人士开始审视瓷片的美学规律,是否真的是做得越大就越好,有设计师曾在公开场合建议,瓷片能否在规格上个再革命一把,往小里做,“因为卫生间小,没必要做一些大规格。”在设计师看来,小规格瓷片在卫生间的装饰设计上更符合美学规律。

大器晚成的仿古砖,也经历了规格的革命。虽然中国生产仿古砖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末,但在较长时间内,其技术工艺、物理性能一度裹足不前,直到2005年,伴随着技术的进步,仿古砖才逐渐被市场广泛接受,其规格亦从300×300mm不断发展到800×800mm、600×1200mm等,并且可以随心所欲地切割。

“大板热”骤然而至

2004年,大规格陶瓷薄板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不过,对于这种革命性新品,早期由于缺乏成熟的工艺和装备,生产技术难度较大,存在诸多瓶颈。直到2007年,蒙娜丽莎集团推出规格为900×1800mm,厚度仅有5.5mm、3.5mm的大规格陶瓷薄板后,薄板才逐步进入行业视野。

▲蒙娜丽莎900×1800mm薄板。

随后的两三年里,BOBO陶瓷推出600×1200×4.8mm的薄砖;新中源开始试产600×1200mm薄砖……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及行业转型升级的持续推进,行业内逐渐认识到,陶瓷薄板是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开始纷纷跟进。

最近两年,薄板与大板愈演愈热。当大部分陶企因为严苛的环保政策而疲于应付之时,一股强烈的“大板热”骤然而至,在湖北、四川、广东、福建、江西等多个产区,以及上游机械装备企业同时吹响冲锋号。

一时间,“无大板不品牌”、“大”势所趋、瓷砖“大石代”等各种有关陶瓷大板的宣传语纷至沓来。

“陶瓷大板在国内市场的走热,一方面是受意大利博洛尼亚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市场消费趋势的必然。”在陶企、设计师等众多业内人士看来,随着人们住宅空间的扩大,更大、更少缝隙的装饰能迎合消费者及公共场合的需求。同时,大板的规格可多元切割、组合,具有更多的可能性,再加上设计师的想象力,将有更多的创作空间。

▲大板的应用不仅限于建筑材料。

同时,大板的问世,最大的优点是柔性化生产。并且其不仅仅作为建筑材料,还有一些延伸使用,比如有企业的谈判桌也使用切割成椭圆形的陶瓷大板;欧派橱柜的橱柜空间,也开始使用陶瓷大板……

在推动陶瓷大板发展的征途上,国内上游机械配套行业的好消息也不断传来,并为陶瓷大板在国内市场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和推波助澜。如近两年恒力泰YP16800“巨无霸”压砖机、科达洁能KD16008超大吨位陶瓷压机的横空出世,都进一步推动着国内陶瓷大板产品的发展。

截止目前,综合多方数据显示,国内的陶瓷大板(900×1800mm规格及以上)生产线已突破30条。其中,生产超过900×1800mm规格的大板线共有7条,最大规格可做到4800×1600mm,并且这一数据仍在不断刷新。

▲国内大板生产线。

此外, 据本报记者了解, 目前国内的大板生产线,可生产3米以上规格产品的设备均由西斯特姆提供。但这种“垄断”即将被打破,科达和恒力泰均表示他们的超大吨位压机又取得了重大突破。

科达称,已经研发出一种对辊压机,可以生产宽度1.6米、不限长度的大板产品。恒力泰也透露,正在研制生产36000吨超大型压机,目标是可以生产3200×1600mm、3600×1200mm等多种规格的大板产品,预计年底投入市场……

对于陶瓷大板的未来发展而言,这些都是十分利好的消息。可以预见,在大规格产品的发展上,中国建陶将越走越远。

600×1200mm、900×900mm

异军突起

值得注意的是,在规格不断向“大”发展的同时,900×900mm、600×1200mm等规格正在异军突起。

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的瓷砖产品规格发展趋势,800×800mm将会被淘汰,原因是800×800mm规格的产品,不符合建筑模数。

什么是建筑模数?根据1986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发布的《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国家标准:建筑的基本模数数值为100mm,其符号为M即1M等于100mm。水平扩大模数基数为3M、6M、12M、15M、30M、60M,其相应的尺寸分别为300mm、600mm、1200mm、1500mm、3000mm、6000mm;竖向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与6M,其相应的尺寸为300mm和600mm。

不过,长期以来,中国陶瓷产品并没有按照建筑模数来进行生产。瓷砖一直没有跟建筑模数配套,国内对于建筑模数的限制也没有那么严格。但随着房地产标准化时代的到来,未来不符合建筑模数的瓷砖产品规格,或将面临淘汰。

此外,除建筑模数外,传统800×800mm规格的瓷砖产品,历经多年的价格血战,利润已经十分微薄,因此,900×900mm、1200×600mm等规格产品成为众多陶瓷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也为一些新品牌的生长,提供了空间,不少品牌还专注于只做单一规格的产品。


▲600×1200mm已成新的主流规格之一。

“传统的600×600mm、800×800mm完全没有路走了,价格空间很小,利润薄。”有陶企表示,现在的瓷砖产品都中规中矩,消费者看惯了四四方方的产品,有些审美疲劳,市场需要一些新规格的产品来进行刺激。600×1200mm规格的产品,可以切割成200×1200mm,300×1200mm,多种规格应用组合,空间的线条更灵活多变。

而据本报记者了解,在佛山许多陶企2017年以来推出的新品中,1200×600mm、900×900mm规格悄然增多。同时,2017年以来,1200×600mm规格在终端市场持续走热,已经较多地使用于家装市场,并且在搬运与铺贴上,1200×600mm规格大小适中,比较接近800×800mm规格,这是其得以热销的重要原因。

如果1200×600mm规格销量继续增长,建筑模数标准严格执行,瓷砖产品规格无疑将迎来“新一轮革命”。牢牢占据主流地位十余年的800×800mm规格,或将遭受巨大冲击。

----文章来源于《陶瓷信息》

XML 地图